(周瑩 楊子 連發 張龍文 楊開林)“十四五”以來,我市積極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將連云港—霍爾果斯串聯起的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標桿和示范項目,先后組建第10批、第11批援疆工作組走進北疆大地,協同推進項目援疆、產業援疆、人才援疆??梢哉f,這些宏偉的戰略構想激蕩著港城大地,勃發起牢記殷殷囑托、奮發篤行的磅礴力量。
如今,蝶變的精彩在港城大地不斷延展,靜水深流的區域深層次協同發展正在加速推進。
產業協同:
激活共贏發展動力源
落實國家核心戰略關鍵是實現高質量的發展。無論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援疆要求,還是面向全球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其終極目標都是實現戰略“合伙人”共同發展。
“十四五”期間,連云港以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為核心,在落實國家戰略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和戰略“合伙人”生產要素的重組、進階、飛躍。
長三角共造“一粒藥”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2025年5月29日,恒瑞醫藥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蘋果酸法米替尼獲批上市。6月13日,一輛裝載法米替尼的運輸車從連云港恒瑞醫藥國際化制劑生產基地發往全國。6月14日,蘋果酸法米替尼全國首張處方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小華教授開出。
新藥研發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研院所、藥企和臨床醫院共同努力加速其進程,實現從實驗室到臨床全鏈條打通。市科技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李傳志介紹,通過長三角一體化創新協同機制,連云港藥企調動了長三角幾十個高校院所的創新資源,讓“一粒藥”的研發進程不斷加速。
恒瑞醫藥、豪森藥業、中復神鷹碳纖維等企業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強對接,共建企業聯合創新中心15家。
產業一盤棋,協同是關鍵。
產業協作需要立足于資源優勢的基礎,講究因地制宜的方法,關鍵還得跳出一隅找定位,打開視野尋合作。
連云港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鉀”緣就是這樣誕生的。今年,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功開拓烏茲別克斯坦硫酸鉀過境運輸業務。這標志著連云港成為烏茲別克斯坦氯化鉀、尿素、氮磷鉀復合肥、硫酸鉀四大化肥產品過境的重要通道城市之一。
在中歐班列回程班列資源緊張的當下,連云港緣何能獲得烏茲別克斯坦鉀肥訂單?
16年前,連云港中藍連海設計院幫助烏茲別克斯坦設計德赫卡納巴德鉀肥廠一期工程,緣分從此結下。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宏毅介紹,目前,中藍連海正在為烏茲別克斯坦三期鉀肥工程項目做可行性研究。
?可以說,連云港和烏茲別克斯坦合作的輪回是“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中亞精神”實踐案例,雙方在合作中真正地踐行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的“中國—中亞精神”,在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中實現共贏。 落實國家戰略,連云港從來不是“孤勇者”,而是同“合伙人”一起向前走。數據顯示,2024年,我市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額突破1200億元,首破千億元大關。在共建國家投資項目35個,中方投資額4.36億美元。
互聯互通:
重塑區域發展格局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我市落實國家戰略的基礎。
日前,隨著最后一根箱型十字構件穩穩落入船艙,“融悅”輪將啟航前往俄羅斯納霍德卡港,標志著“連云港港灌河港區—俄羅斯納霍德卡”件雜貨運輸通道正式貫通。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不是簡單的地理連接,而是將資源要素在更大空間格局內優化配置,重塑區域發展格局。
一個“云上”的班列網絡正在逐步形成。在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數字化調度中心一面巨大的屏幕上,閃爍的光點顯示著每一輛中歐班列行經的一個個站點。這是中哈物流基地以數字化手段構建的全流程物流合作體系重要展現。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祥偉介紹,中哈物流基地集裝箱從船上卸下到裝上火車,前后不到15分鐘,連云港港“船車直取零等待”帶來的便捷,讓國際集裝箱過境時間由原來4天以上縮短至1天以內,每個集裝箱節約費用約60%。
這樣的數字化技術不僅在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被廣泛使用,還通過援疆項目在新疆落地。在江蘇援疆連云港工作組的支持下,新疆都拉塔口岸將“一進一出”兩通道拓寬為“三進五出”八通道,并同步實施口岸信息化改造。連云港援疆工作組組長許峰介紹,隨著通道擴容和現代化設備、智慧化管理平臺投入使用,“公路口岸+屬地直通”等改革措施順利落地,都拉塔口岸有效減少了通關環節,降低了綜合成本,提升了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2024年,都拉塔口岸單日通關車輛最高達573輛、貨運量超7000噸,全年出入境人員首破10萬人次(同比激增108.6%)、出入境車輛達6萬輛次(同比增長40.3%)。蓬勃增長的數字,生動詮釋著“黃金口岸”的強勁活力。
連云港落實國家戰略核心,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關鍵就是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契機,以創新改革謀未來,讓更多“高效”的新技術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在援疆的項目場景持續匯聚。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帶動了中哈物流基地能級提升、中歐班列網絡拓展:
——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與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成為服務中亞五國的綜合物流貿易平臺?!笆奈濉逼陂g,中哈基地和東門無水港集裝箱吞吐量累計突破200萬標箱,上合物流園物流總量達2.1億噸。
——中歐班列已經形成5個口岸、6條精品線路的國際運輸體系,覆蓋亞歐100多個站點。連云港—徐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成功獲批,躋身全國14個國家級集結中心行列,樞紐地位顯著提升。
——創新推出中歐班列保稅轉出口新模式,入選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典型經驗。運營規模持續擴大,開行量由2021年的619列增長到2024年的911列,年均增長超過10%,累計開行量超3000列。
互聯互通中,連云港積極吸納、聚集、整合疏解資源和創新要素,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形成新的增長極。
“連申快航”正是這樣的典型案例。6月30日,港口股份公司18%股份順利過戶至上港集團,上港集團正式成為“連云港港”的第二大股東。這是我市落實省委省政府“進了連云港就是進了上海港”要求重要“動作”。
今年以來,“連申快航”穩步發展,同比增長19.7%,創新推出的“隴海線+連申快航”一單制產品,為蘇北及隴海沿線地區開辟了更加便捷經濟的“陸改水”出海新通道。
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數字化轉型,如今,連云港港進一步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努力為暢通內外循環、拓展國際國內市場作出更大貢獻。
共建共享:
持續釋放民生紅利
宏偉的國家戰略,關聯著每個人的幸福。
推進國家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發展上。不斷釋放“戰略紅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更多人。
最近,“蘇超”的熱度持續上升?;魻柟棺闱蜿爮男陆o連云港球隊送來了遠方的祝福。這份祝福的背后是兩地幾十年結對幫扶的情誼。
“十四五”以來,我市先后組織實施援疆項目76個,累計安排援疆資金37264萬元。
——建成霍爾果斯市蘇港高級中學、鄉村振興產業園、都拉塔口岸中小微企業創業園等重點工程,提升了受援地區發展水平和承載能力。
——我市教育系統、醫療系統累計分別選派61人、70人援疆,有力提升受援地教育水平和醫療水平。
每個個體對國家戰略的“體感”,可以具體到一餐一飯、呼吸之間,具體到遇見身邊的“詩和遠方”。
近日,為期2周的跨境電商重繪“新絲路”——2025新亞歐大陸橋國際人才交流活動成功舉辦。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等11個國家的48名師生參加了活動。他們在這里制作和書寫了藍染、漆扇、書法等作品,參加了極速漢語挑戰賽、龍舟競賽、中外青年聯歡,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和體育競技的獨特魅力,加強了中外青年友好交流。
歷史的進程,往往蘊藏在波瀾不驚的細節中。一個個在個體記憶中的故事縮短了心靈的距離,飽含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一座在落實國家戰略中噴薄而出的現代化新港城正與“合伙人”一起并肩前行,一個“強富美高”新港城正大步走來。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