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殷開軍 記者 李耀華)“我在蘇州住院花了11萬多元,出院結算,自己只掏了不到1萬元,我們當時有點不敢相信。”近日,談到自己不久前在外就醫的報銷經歷,連云港灌南縣李集鎮的周女士滿懷感激之情,“后來才知道,我的絕大部分醫療費用都報銷了。”周女士去年初不幸患上白血病,縣相關部門及時將其納入民政救助對象,周女士的負擔由此大為減輕。近年來,灌南縣通過一系列“暖政”措施,最大限度幫助居民特別是低收入者,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痛點,周女士是眾多受益人之一。
為了提高醫療救助對象的保障水平,灌南縣適時出臺有針對性的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辦法,對城鄉低保家庭成員,具有當地戶籍的臨時救助對象中的大重病患者、困境兒童等,經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其他補充保險報銷結算后的個人自付費用,按照75%比例給予救助;對于特困供養人員和孤兒則按照100%給予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供養人員、重點優撫對象、孤兒等困難人員的個人參保繳費,則由縣財政全額買單。
(工作人員深入鄉村、社區宣傳醫保政策)
今年8月1日起,灌南縣醫保局將該縣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49447人納入醫療救助“一站式”實時結算系統,享受醫療救助待遇。同時,嚴格落實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個人自付費用控制在政策范圍內住院總費用10%以內的相關政策,從源頭上減輕困難人員就醫負擔。家庭生活困難的周女士屬于低收入者,高額報銷比例讓周女士一家暫時擺脫了困境。
灌南是外出務工大縣,為了方便在外人員就醫,該縣還結合實際情況,優化異地備案服務,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加強宣傳引導,將業務辦理搬上微信公眾號“灌南醫保”,在外務工人員拿出手機即可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實現了從“網上辦”到“掌上辦”。“我父親不久前在南京醫院確診為食管癌。聽說異地就醫要辦手續,沒想到咨詢后才發現,在外地點點手機就把手續辦了。”張店鎮孫先生的父親近年來一直住在南京,在確診患病后,他通過縣醫保局微信公眾號填寫資料后,相關報銷手續次日就得到批復,直接省去了來回奔波和長時間的等待。
(工作人員到杭州、蘇州等地為務工人員宣傳異地就醫政策)
為了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該縣還組建“保姆式”服務團隊和“醫保顧問團”,下設園區、異地就醫和機關事業單位等5個服務分隊,走進企業、走進社區、走進醫院和灌南駐外商會等,并與灌南在杭州、上海、蘇州、常州四地流動黨組織、商會聯合成立了首批異地就醫志愿者服務站,加強醫保政策宣傳,滿足外出務工人員對異地就醫實時結算的需求,方便參保群眾在異地就醫和報銷,讓全縣居外人員享受到醫保帶來的紅利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