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王春鳴
有一天亂翻知乎,忽然看到一句神評:“元朝在文化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出了個關漢卿,可惜《趙氏孤兒》不是他寫的,否則元朝和關漢卿都圓滿了!”——這家伙得是多愛關漢卿啊,就像我一樣。
關漢卿說自己是一粒銅豌豆,不受那功名利祿千層錦套頭的約束。“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韓翃曾贈柳氏《章臺柳》詞,后來“章臺柳”還成了詞牌名。這自我介紹古往今來無人能出其右,這一份對自由生活的欣喜熱愛,真的非常撼動人心。“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已過中年的關漢卿如數家珍地對一生所好羅列炫耀,他從當時的太醫院醫生,淪落到“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杰浪子班頭”,用“不服老”的快意消解了多少人生的苦難。
他不向人低頭,也不向歲月低頭。在沒有文字獄,對文人放任自流的元代,他過得落拓又肆意,獨立又張揚。王國維評價他:一空依傍,自鑄偉詞。
作為玉京書會的領頭人,既能自編自導,又能粉墨登場,確實是關漢卿成就了元雜劇。雖然說《竇娥冤》最有名,但它講的是謀殺和神跡,含冤百姓遇到昏官,最后由欽差平反也是特別大眾的主題。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他的幾部英雄主義的作品,尤其是《單刀會》和《救風塵》,你會發現銅豌豆除了代表一種生活態度,也是特別厲害的武器,是關漢卿的意志力和家國擔當,不肯改變的漢家正統思想,也是他濁世底層的倔強。所以他想盡辦法歌頌關羽,殺入單刀會,顯耀英雄戰一場。《救風塵》里的英雄則化身一個低賤的妓女,趙盼兒用聰明美貌、風月手段以弱勝強,講的是平民的自救。雖然喝了很多東京酒,有《西蜀夢》里對英明君主的奢盼,關漢卿還是很清醒地知道,在自己的時代里,底層的人,頂多只能自己救自己。
因為看關漢卿的雜劇本子,我喜歡上了元曲。元曲是雜劇和散曲的統稱,也可以單指元曲,和雜劇中的唱詞使用的是相同的格律形式,語言風格也相近,隨意使用口語,襯字,可以更加自由地抒情,確實是能和唐詩宋詞并舉,又比它們多一份輕靈活潑和率直。當然啦,元曲也是關漢卿的最得我喜歡。比如他的《四塊玉》:“舊酒投,新醅潑,老瓦盆邊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閑吟和。他出一對雞,我出一個鵝,閑快活。”